损伤形式
| 损伤特征
| 损伤原因
| 损伤结果
|
齿面烧伤
| 有腐蚀性点蚀的特征
| ①齿面剧烈磨损②由磨损引起的局部高温③齿隙不足④齿面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⑤润滑不当⑥超负荷、超速运行
| 齿面局部软化,疲劳寿命随之降低
|
变色
| 齿面有变色现象
| ①齿面硬度低、温度高②润滑状态劣化
| 产生胶合的前兆
|
初期点蚀
| 发生在轮齿节线附近的齿根表面上,具有点蚀形貌
| ①齿面局部凸起,局部承受较大负荷②受交变应力作用
| 对轮齿损坏影响不大
|
破坏性点蚀
| 蚀点尺寸大,齿形被破坏
| ①由于局部点蚀,引起动态负荷加大②齿面硬度高③光洁度低④润滑油不良
| 蚀坑往往成为疲劳源,最终导致轮齿疲劳断裂
|
剥落
| 凹坑比硬坏性点蚀大而深,断面较为光滑,多发生在齿顶或齿端部
| ①轮齿的表层和次表层缺陷②热处理产生过大的内应力
| 产生范围较大的齿面疲劳损坏
|
滚轧和缍击
| 齿顶或齿端部产生飞边或齿顶揉圆,主动轮在齿面节线附近出现凹坑,从动轮产生凸起
| ①受冲击负荷作用②啮合不良致使齿面屈服和变形③齿面硬度低④润滑油不良
| 通常在齿面上产生,局部完全被破坏,然后轮齿其余部分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进而齿轮报废
|
中等磨损
| 主动轮发生在齿顶,从动轮发生在齿根
| ①轮齿承受过高载荷②润滑油不良
| 使用寿命降低,噪声变大
|
破坏性磨损
| 工作恶化,齿形改变
| ①齿轮啮合节圆的滑动受阻②润滑油不良
| 可能导致点蚀和塑性变形,寿命显著降低
|
磨料磨损
| 齿面滑动方向出现彼此独立的沟纹
| ①外界的微粒进入轮齿啮合面②润滑油过滤网损坏
| 使用寿命降低,润滑条件进一步劣化
|
胶合撕伤
| 沿齿面的滑动方向形成沟槽,在齿根和节线附近被挖成凹坑,使齿形破坏
| ①负荷集中于局部的接触齿面上②油膜破坏③单位接触负荷过大
| 导致齿轮早期损坏
|
干涉磨损
| 主动齿轮的齿根被挖伤,从动齿轮齿顶严重破坏
| ①设计、制造不当②组装不良
| 噪声增大,最终导致一对啮合齿轮全部报废
|
腐蚀磨损
| 在齿面上产生腐蚀斑点
| ①由于空气中的潮湿气体、酸或碱性物质造成润滑油的污染润②滑油中的极压剂添加不当
| 降低使用寿命
|
剥片
| 小而薄的金属片从齿面剥不,严重时可在润滑油中看到大量的金属剥片
| ①齿面硬化层过薄或心部硬度低②热处理工艺不当
| 噪声增大,导致齿轮损坏
|
波纹
| 齿面产生波纹状损伤,以渗碳的双曲线小齿轮最为常见
| ①润滑不当②高频振动及滑动摩擦促使齿面屈服
| 噪声增大
|
隆起
| 通常以横贯齿面的钭线或隆起的形式出现,也有像鲱鱼背脊骨或鱼尾的形状,常见于渗碳的双曲线小齿轮或青铜齿轮
| ①负荷过大②润滑不当
| 产生塑性变形,若齿面加工硬化不良,齿面会完全破坏
|
疲劳断裂
| 部分轮齿或整齿折断,在断面上可见一连串的贝壳状轮廓线,在其中心有一个清晰的“眼”
| ①设计不当②负荷过大③组装不良、偏载④轮齿表层下的缺陷引起应力集中
| 引起齿轮早期损坏、报废
|
过载断裂
| 硬、脆材料断口为丝状,韧性材料断口为模糊,纤维状材料断口为呈撕拉状
| ①组装不良、负荷集中于轮齿一端②突然停止或换向③轴承损坏、轴弯曲或啮合面咬死,冲击过载
| 瞬发性严重故障,齿轮报废
|
淬火裂纹
| 沿齿顶或齿根的径向发生,轮齿立端部有不规则裂纹
| ①热处理不当②齿根曲率半径过小③加工过程中刀具在齿根残留有痕迹
| 疲劳源,会引起疲劳断裂
|
磨削裂纹
| 裂纹形如网状
| ①磨削不当②热处理不当
| 疲劳源,会引起疲劳断裂
|
裂痕
| 齿面在滑动方向出现断裂状的裂纹或呈田垄状的外观
| ①局部接触应力集中②油膜破坏
| 降低使用寿命,增加噪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