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29|回复: 56

[其他相关] 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欧拉

(Leonhard Euler 公元1707-1783年)



欧拉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Basel)城,13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年)的精心指导.

欧拉渊博的知识,无穷无尽的创作精力和空前丰富的著作,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他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半个多世纪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论文.到今几乎每一个数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从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四次方程的欧拉解法到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微分方程的欧拉方程,级数论的欧拉常数,变分学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等等,数也数不清.他对数学分析的贡献更独具匠心,《无穷小分析引论》一书便是他划时代的代表作,当时数学家们称他为"分析学的化身".

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其中分析、代数、数论占40%,几何占18%,物理和力学占28%,天文学占11%,弹道学、航海学、建筑学等占3%,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

欧拉著作的惊人多产并不是偶然的,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环境中工作,他常常抱着孩子在膝上完成论文,也不顾孩子在旁边喧哗.他那顽强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使他在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在失明后的17年间,他还口述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19世纪伟大数学家高斯(Gauss, 1777-1855年)曾说:"研究欧拉的著作永远是了解数学的最好方法."

欧拉的父亲保罗·欧拉(Paul Euler)也是一个数学家,原希望小欧拉学神学,同时教他一点教学.由于小欧拉的才人和异常勤奋的精神,又受到约翰·伯努利的赏识和特殊指导,当他在 19岁时写了一篇关于船桅的论文,获得巴黎科学院的奖的奖金后,他的父亲就不再反对他攻读数学了.

1725年约翰·伯努利的儿子丹尼尔·伯努利赴俄国,并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荐了欧拉,这样,在1727年5月17日欧拉来到了彼得堡.1733年,年仅 26岁的欧拉担任了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1735年,欧拉解决了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慧星轨道),这个问题经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到解决,而欧拉却用自己发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然而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并且不幸右眼失明了,这时他才28岁.1741年欧拉应普鲁士彼德烈大帝的邀请,到柏林担任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直到1766年,后来在沙皇喀德林二世的诚恳敦聘下重回彼得堡,不料没有多久,左眼视力衰退,最后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灾殃及欧拉住宅,带病而失明的64岁的欧拉被围困在大火中,虽然他被别人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他的书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为灰烬了.

沉重的打击,仍然没有使欧拉倒下,他发誓要把损失夺回来.在他完全失明之前,还能朦胧地看见东西,他抓紧这最后的时刻,在一块大黑板上疾书他发现的公式,然后口述其内容,由他的学生特别是大儿子A·欧拉(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笔录.欧拉完全失明以后,仍然以惊人的毅力与黑暗搏斗,凭着记忆和心算进行研究,直到逝世,竟达17年之久.

欧拉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见的,他能够复述年青时代笔记的内容,心算并不限于简单的运算,高等数学一样可以用心算去完成.有一个例子足以说明他的本领,欧拉的两个学生把一个复杂的收敛级数的17项加起来,算到第50位数字,两人相差一个单位,欧拉为了确定究竟谁对,用心算进行全部运算,最后把错误找了出来.欧拉在失明的17年中;还解决了使牛顿头痛的月离问题和很多复杂的分析问题.

欧拉的风格是很高的,拉格朗日是稍后于欧拉的大数学家,从19岁起和欧拉通信,讨论等周问题的一般解法,这引起变分法的诞生.等周问题是欧拉多年来苦心考虑的问题,拉格朗日的解法,博得欧拉的热烈赞扬,1759年10月2日欧拉在回信中盛称拉格朗日的成就,并谦虚地压下自己在这方面较不成熟的作品暂不发表,使年青的拉格朗日的工作得以发表和流传,并赢得巨大的声誉.他晚年的时候,欧洲所有的数学家都把他当作老师,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曾说过:"欧拉是我们的导师." 欧拉充沛的精力保持到最后一刻,1783年9月18日下午,欧拉为了庆祝他计算气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请朋友们吃饭,那时天王星刚发现不久,欧拉写出了计算天王星轨道的要领,还和他的孙子逗笑,喝完茶后,突然疾病发作,烟斗从手中落下,口里喃喃地说:"我死了",欧拉终于"停止了生命和计算".

欧拉的一生,是为数学发展而奋斗的一生,他那杰出的智慧,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欧拉在数学上的建树很多,对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解答开创了图论的研究。欧拉还发现,不论什么形状的凸多面体,其顶点数v、棱数e、面数f之间总有v-e+f=2这个关系。v-e+f被称为欧拉示性数,成为拓扑学的基础概念。在数论中,欧拉首先引进了重要的欧拉函数φ(n),用多种方法证明了费马小定理。以欧拉的名字命名的数学公式、定理等在数学书籍中随处可见, 与此同时,他还在物理、天文、建筑以至音乐、哲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欧拉还创设了许多数学符号,例如π(1736年),i(1777年),e (1748年),sin和cos(1748年),tg(1753年),△x(1755年),∑(1755年),f(x)(1734年)等.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踊跃跟帖!注意要和我们板块内容相关的哦

参与的都进行一定的积分奖励!
现已更新的数学家名单:
欧拉
李雅普诺夫
昂利"庞加莱
牛顿
迪卡尔
约瑟夫·拉格朗日
高斯
傅立叶
刘徽(晋)
达朗贝尔
保罗·厄多斯
杨辉(南宋)
阿基米德
华罗庚
约翰··诺伊曼
哈密顿
切比雪夫
郭守敬(元)
冯康
贾宪
秦九韶
李冶
朱世杰
迦罗华
柯西
柯尔莫果洛夫
阿贝尔
泊松
马尔科夫
陈省身
王浩
林家翘
曾远荣
赵访熊
吴大任
庄圻泰
请大家跟帖时注意看是否重复

[ 本帖最后由 咕噜噜 于 2007-8-1 09:0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雅普诺夫

李雅普诺夫
李雅普诺夫是俄国数学家、力学家.1857年6月6日生于雅罗斯拉夫尔;1918年11月3日卒于敖德萨.

李雅普诺夫1876年中学毕业时,因成绩优秀获金质奖章,同年考入圣彼得堡大学物理数学系学习,当他听了著名数学家切比雪夫的讲座之后即被其渊博的学识深深吸引,从而转到切比雪夫所在的数学系学习,在切比雪夫、佐洛塔廖夫的影响下,他在大学四年级时就写出具有创见的论文,而获得金质奖章.1880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892年获博士学位并成为教授.1893年起任哈尔科夫大学教授,1900年初当选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1901年又当选为院士,并兼任应用数学学部主席.1909年当选为意大利国立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16年当选为巴黎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雅普诺夫是切比雪夫创立的彼得堡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建树涉及到多个领域,尤以概率论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最有名.

在概率论中,他创立了特征函数法,实现了概率论极限定理在研究方法上的突破,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能保留随机变量分布规律的全部信息,提供了特征函数的收敛性质与分布函数的收敛性质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给出了比切比雪夫、马尔可夫关于中心极限定理更简单而严密的证明,他还利用这一定理第一次科学地解释了为什么实际中遇到的许多随机变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他对概率论的建树主要发表在其1900年的《概率论的一个定理》和1901年的《概率论极限定理的新形式》论文中.他的方法已在现代概率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李雅普诺夫是常微分方程运动稳定性理论的创始人,他1884年完成了《论一个旋转液体平衡之椭球面形状的稳定性》一文,1888年,他发表了《关于具有有限个自由度的力学系统的稳定性》.特别是他1892年的博士论文《运动稳定性的一般问题》是经典名著,在其中开创性地提出求解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李雅普诺夫函数法,亦称直接法,它把解的稳定性与否同具有特殊性质的函数(现称为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存在性联系起来,这个函数沿着轨线关于时间的导数具有某些确定的性质.正是由于这个方法的明显的几何直观和简明的分析技巧,所以易于为实际和理论工作者所掌握,从而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和发展,并奠定了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也是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重要手段.

李雅普诺夫对位势理论的研究为数学物理方法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他1898年发表的论文《关于狄利克雷问题的某些研究》也是一篇重要论文.该文首次对单层位势、双层位势的若干基本性质进行了严谨的探讨,指出了给定范围内的本问题有解的若干充要条件.他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解边值问题经典方法的基础.

在数学中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有:李雅普诺夫第一方法,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李雅普诺夫定理,李雅普诺夫函数,李雅普诺夫变换,李雅普诺夫曲线,李雅普诺夫曲面,李雅普诺夫球面,李雅普诺夫数,李雅普诺夫随机函数,李雅普诺夫随机算子,李雅普诺夫特征指数,李雅普诺夫维数,李雅普诺夫系统,李雅普诺夫分式,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等等,而其中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定理、条件有多种.
发表于 2007-7-24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昂利"庞加莱是法国数学家,1854年4月29日生于南锡,1912年7月17日卒于巴黎。
      庞加莱的父母亲都出身于法国的显赫世家,几代人都居住在法国东部的洛林。庞加莱从小就显出超常的智力,他智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遗传。他的双亲智力都很高,他的双亲又可追溯到他的祖父。他的祖父曾在拿破仑政权下的圣康坦部队医院供职,1817年在鲁昂定居,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莱昂·庞加莱即为庞加莱的父亲。
      庞加莱的父亲是当地一位著名医生,并任南锡大学医学院教授。他的母亲是一位善良、才华出众、很有教养的女性,一生的心血全部倾注到教育和照料孩子身上。庞加莱叔叔的两个儿子是法国政界的著名人物:雷蒙·庞加莱于1913至1920年间任法国总统;吕西·庞加莱曾任法国民众教育与美术部长,负责中等教育工作。
      庞加莱的童年主要接受母亲的教育。他的超常智力使他成为早熟的儿童,不仅接受知识极为迅速,而且口才也很流利。但不幸的事发生了:五岁时患了一场白喉病、九个月后喉头坏了,致使他的思想不能顺利用口头表达出来,并成为一位体弱多病的人。尽管如此,庞加莱还是乐意玩耍游戏,喜欢跳舞。当然,剧烈的运动他是无法进行。
      庞加莱特别爱好读书,读书的速度快得惊人,而且能对读过的内容迅速、准确、持久地记住。他甚至能讲出书中某件事是在第几页第几行中讲述的!庞加莱还对博物学发生过特殊的兴趣,《大洪水前的地球》一书据说给他留下了终身不忘的印象。他对自然史的兴趣也很浓,历史、地理的成绩也很优异。他在儿童时代还显露了文学才华,有的作文被老师誉为“杰作”。
      庞加莱l862年进入南锡中学读书。初进校时虽然他的各科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但并没有对数学产生特殊的兴趣。对数学的特殊兴趣大约开始于15岁,并很快就显露了非凡才能。从此,他习惯于一边散步,一边解数学难题。这种习惯一直保持终身。
       1870年7月19日爆发的普法战争使得庞加莱不得不中断学业。法国被战败了,法国的许多城乡被德军洗劫一空并被德军占领。为了了解时局,他很快学会了德文。他通过亲眼看到的德军的暴行,使他成了一个炽热的爱国者。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者举行了武装起义,普法的反动派又很快联合起来扑灭了革命烈火,庞加莱又继续上学了。1872年庞加莱两次荣获法国公立中学生数学竞赛头等奖,从而使他于1873年被高等二科学校作第一名录取。据说,在南锡中学读书时,他的老师就誉称他为“数学巨人”。高等工科学校为了测试他的数学才能还特意设计了一套“漂亮的问题”,一方面要考出他的数学天才;另一方面也为了避免40年前伽罗瓦的教训重演。
       1875年~1878年,庞加莱在高等工科学校毕业后,又在国立高等矿业学校学习工程,准备当一名工程师。但他却缺少这方面的勇气,且与他的兴趣不符。
       1879年8月1日,庞加莱撰写了关于微分方程方面的博士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到卡昂大学理学院任讲师,1881年任巴黎大学教授,直到去世。这样,庞加莱一生的科学事业就和巴黎大学紧紧地联在一起了。
      庞加莱的研究涉及数论、代数学、几何学、拓扑学等许多领域,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分析学方面。他早期的主要工作是创立自守函数理论(1878)。他引进了富克斯群和克莱因群,构造了更一般的基本域。他利用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级数构造了自守函数,并发现这种函数作为代数函数的单值化函数的效用。
      1883年,庞加莱提出了一般的单值化定理(1907年,他和克贝相互独立地给出完全的证明)。同年,他进而研究一般解析函数论,研究了整函数的亏格及其与泰勒展开的系数或函数绝对值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它同皮卡定理构成后来的整函数及亚纯函数理论发展的基础。他又是多复变函数论的先驱者之一。
      庞加莱为了研究行星轨道和卫星轨道的稳定性问题,在1881~1886年发表的四篇关于微分方程所确定的积分曲线的论文中,创立了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他研究了微分方程的解在四种类型的奇点(焦点、鞍点、结点、中心)附近的性态。他提出根据解对极限环(他求出的一种特殊的封闭曲线)的关系,可以判定解的稳定性。
      1885年,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设立“n体问题”奖,引起庞加莱研究天体力学问题的兴趣。他以关于当三体中的两个的质量比另一个小得多时的三体问题的周期解的论文获奖,还证明了这种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周期解的数目同连续统的势一样大。这以后,他又进行了大量天体力学研究,引进了渐进展开的方法,得出严格的天体力学计算技术。
      庞加莱还开创了动力系统理论,1895年证明了“庞加莱回归定理”。他在天体力学方面的另一重要结果是,在引力作用下,转动流体的形状除了已知的旋转椭球体、不等轴椭球体和环状体外,还有三种庞加莱梨形体存在。
      庞加莱对数学物理和偏微分方程也有贡献。他用括去法证明了狄利克雷问题解的存在性,这一方法后来促使位势论有新发展。他还研究拉普拉斯算子的特征值问题,给出了特征值和特征函数存在性的严格证明。他在积分方程中引进复参数方法,促进了弗雷德霍姆理论的发展。
      庞加莱对现代数学最重要的影响是创立组合拓扑学。1892年他发表勒第一篇论文,1895~1904年,他在六篇论文中建立了组合拓扑学。他还引进贝蒂数、挠系数和基本群等重要概念,创造流形的三角剖分、单纯复合形、重心重分、对偶复合形、复合形的关连系数矩阵等工具,借助它们推广欧拉多面体定理成为欧拉—庞加莱公式,并证明流形的同调对偶定理。
      庞加莱的思想预示了德·拉姆定理和霍奇理论。他还提出庞加莱猜想,在“庞加莱的最后定理”中,他把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周期解的存在问题,归结为满足某种条件的平面连续变换不动点的存在问题。
      庞加莱在数论和代数学方面的工作不多,但很有影响。他的《有理数域上的代数几何学》一书开创了丢番图方程的有理解的研究。他定义了曲线的秩数,成为丢番图几何的重要研究对象。他在代数学中引进群代数并证明其分解定理。第一次引进代数中的左理想和右理想的概念。证明了李代数第三基本定理及坎贝尔—豪斯多夫公式。还引进李代数的包络代数,并对其基加以描述,证明了庞加莱—伯克霍夫—维特定理。
      庞加莱对经典物理学有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对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有贡献。他从1899年开始研究电子理论,首先认识到洛伦茨变换构成群。
      庞加莱的哲学著作《科学与假设》、《科学的价值》、《科学与方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他是约定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科学公理是方便的定义或约定,可以在一切可能的约定中进行选择,但需以实验事实为依据,避开一切矛盾。在数学上,他不同意罗素、希尔伯特的观点,反对无穷集合的概念,赞成潜在的无穷,认为数学最基本的直观概念是自然数,反对把自然数归结为集合论。这使他成为直觉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1905年,匈牙利科学院颁发一项奖金为l0000金克朗的鲍尔约奖。这个奖是要奖给在过去25年为数学发展作出过最大贡献的数学家。由于庞加莱从1879年就开始从事数学研究,并在数学的几乎整个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因而此项奖又非他莫属。
      1906年,庞加莱当选为巴黎科学院主席;1908年,他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这是一位法国科学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地位。1908年庞加莱因前列腺增大而未能前往罗马,虽经意大利外科医生作了手术,使他能继续如前一样精力充沛地工作,但好景不长。
      1912年春天,庞加莱再次病倒了,7月9日作了第二次手术;7月l7日在穿衣服时,突然因血栓梗塞,在巴黎逝世,终年仅58岁!
      庞加莱被公认是19世纪后四分之一和二十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家,是对于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
      罗素认为,本世纪初法兰西最伟大的人物就是昂利·庞加莱。“当我最近在盖"吕萨街庞加莱通风的休息处拜访他时,……我的舌头一下子失去了功能,直到我用了一些时间(可能有两、三分钟)仔细端详和承受了可谓他思想的外部形式的年轻面貌时,我才发现自己能够开始说话了。”
       这位“如此美貌,如此年轻”的孩子,竟然是那些洪水般涌来、预示了柯西的一个后继者的到来的论文作者,这是创办《美国数学杂志》的英国数学家西尔维斯待于1885年见到庞加莱的心情写照。
      阿达马这位曾在函数论、数论、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微分几何、集合论、数学基础等领域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法国数学家认为,庞加莱“整个地改变了数学科学的状况,在一切方向上打开了新的道路。”
      庞加莱逝世8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罗素、西尔维斯特、阿达马等的论断是多么正确!庞加莱一生发表的科学论文约500篇、科学著作约30部,几乎涉及到数学的所有领域以及理论物理、天体物理等的许多重要领域。
发表于 2007-7-24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1642.12.25——1727.3.20.)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
【简介】  
    最负盛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是英国当时炼金术热衷者。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他总共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智商:190
少年牛顿
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竟活到了85岁的高龄。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牧师,把牛顿留在外祖母身边抚养。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母亲带着和后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牛顿身边。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它的家庭处境。
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每天早晨,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牛顿12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他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数学方面的贡献 
       17世纪以来,原有的几何和代数已难以解决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如何求曲线的切线及曲线长度(行星路程)、矢径扫过的面积、极大极小值(如近日点、远日点、最大射程等)、体积、重心、引力等等;尽管牛顿以前已有对数、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成就,但还不能圆满或普遍地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笛卡儿的《几何学》和瓦里斯的《无穷算术》对牛顿的影响最大。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作等。他说的“差率”“变率”就是微分。与此同时,他还在1676年首次公布了他发明的二项式展开定理。牛顿利用它还发现了其他无穷级数,并用来计算面积、积分、解方程等等。1684年莱布尼兹从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引入了和拉长的S作为微积分符号,从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在大陆各国迅速推广。

       微积分的出现,成了数学发展中除几何与代数以外的另一重要分支——数学分析(牛顿称之为“借助于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并进一步进进发展为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变分法等等,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例如瑞士J.伯努利曾征求最速降落曲线的解答,这是变分法的最初始问题,半年内全欧数学家无人能解答。1697年,一天牛顿偶然听说此事,当天晚上一举解出,并匿名刊登在《哲学学报》上。伯努利惊异地说:“从这锋利的爪中我认出了雄狮”。

       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流数(fluxion)法”,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并和G.W.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得出了导数、积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阐明了求导数和求积分是互逆的两种运算,为数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大事年表】
1642年 8月,英国内战爆发,战争持续到1649年。
1643年 1月4日,艾萨克·牛顿出生于英国乌尔斯索普,母亲是汉纳·牛顿。他的父亲3个月前就去世了。
1655年 牛顿12岁,开始上格兰瑟姆文法学校。
1661年 6月牛顿18岁,进入剑桥大学。
1664年 春天,牛顿21岁,开始进行光的实验。
1665年 牛顿拿到文学士学位,并开始发展他自己的高等数学。
1666年 牛顿在引力定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伦敦流行大鼠疫,并扩散到其他城市。牛顿离开剑桥,回到伍尔斯索普。
1667年 3月,牛顿返回剑桥大学。6个月内,他被推选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
1669年 7月,牛顿的作品《分析论》开始发行。
10月,牛顿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卢卡西讲座的数学教授,年仅26岁,是担任该职位的最年轻的人。
1670—1671年 牛顿研制出他的反射望远镜。
1672年 牛顿应邀参加皇家学会,这是一个由资深科学家组成的团体。
2月,牛顿向学会递交了他的入会后的第一篇论文。
1679年 6月,牛顿的母亲去世。
1684年 牛顿开始撰写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通称为《原理》。
1686年 4月28日,《原理》一书的摘要在皇家学会宣读。该书被视为科学界的经典作品。
1689年 牛顿被推选为剑桥大学代表,参加英国“国会会议”。
1693—1696年 牛顿患了一种奇怪的病。
1696年 3月,牛顿病体康复,接受皇家造币厂的监造员一职。
1699年 12月,47岁的牛顿被任命为皇家造币厂厂长。
1701年 牛顿被选为代表剑桥大学的英国下议院议员。
1703年 11月30日,牛顿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
1704年 牛顿有关光的研究的著作《光学》出版。
1705年 牛顿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1727年 3月30日,牛顿爵士逝世,享年84岁。
牛顿死后出版的还有1728年的:
Short Chronicle
The System of the World
Optical Lectures
Universal Arithmetic
The Chronology of Ancient Kingdoms, Amended
De mundi systemate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笛卡尔

笛卡尔
笛卡儿(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笛卡儿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一、笛卡儿生平

  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的一个贵族之家,笛卡儿的父亲是布列塔尼地方议会的议员,同时也是地方法院的法官,笛卡儿在豪华的生活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他幼年体弱多病,母亲病故后就一直由一位保姆照看。他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

  父亲希望笛卡儿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神学家,于是在笛卡儿八岁时,便将他送入拉弗莱什的耶酥会学校,接受古典教育。校方为照顾他的孱弱的身体,特许他可以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 。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

  笛卡儿1612年到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四年后获博士学位。1616年笛卡儿结束学业后,便背离家庭的职业传统,开始探索人生之路。他投笔从戎,想借机游历欧洲,开阔眼界。

  这期间有几次经历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次,笛卡儿在街上散步,偶然间看到了一张数学题悬赏的启事。两天后,笛卡儿竟然把那个问题解答出来了,引起了著名学者伊萨克·皮克曼的注意。皮克曼向笛卡儿介绍了数学的最新发展,给了他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

  与皮克曼的交往,使笛卡儿对自己的数学和科学能力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他开始认真探寻是否存在一种类似于数学的、具有普遍使用性的方法,以期获取真正的知识。

  据说,笛卡儿曾在一个晚上做了三个奇特的梦。第一个梦是,笛卡儿被风暴吹到一个风力吹不到的地方;第二个梦是他得到了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第三个梦是他开辟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道路。这三个奇特的梦增强了他创立新学说的信心。这一天是笛卡儿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有些学者 也把这一天定为解析几何的诞生日。

  然而长期的军旅生活使笛卡儿感到疲惫,他于1621年回国,时值法国内乱,于是他去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地旅行。1625年返回巴黎,1628年移居荷兰。

  在荷兰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笛卡尔对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数学家梅森神父与欧洲主要学者保持密切联系。他的主要著作几乎都是在荷兰完成的。

  1628年,笛卡尔写出《指导哲理之原则》,1634年完成了以哥白尼学说为基础的《论世界》。书中总结了他在哲学、数学和许多自然科学问题上的一些看法。1637年,笛卡儿用法文写成三篇论文《折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并为此写了一篇序言《科学中正确运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论》,哲学史上简称为《方法论》,6月8日在莱顿匿名出版。1641年出版了《形而上学的沉思》,1644年又出版了《哲学原理》等重要著作。

  1949年冬,笛卡儿应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安的邀请,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任宫廷哲学家,为瑞典女王授课。由于他身体孱弱,不能适应那里的气候,1650年初便患肺炎抱病不起,同年二月病逝。终年54岁。1799年法国大革命后,笛卡儿的骨灰被送到了法国历史博物馆。

二、笛卡儿的成就

  笛卡儿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他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在其一生活动中则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他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哲学方面:
  
笛卡儿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但他还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原则,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并论证以广延为其属性的独立物质实体的存在。他认为上述两实体都是有限实体,把它们并列起来,这说明了在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上,他是典型的二元论者。笛卡儿还企图证明无限实体,即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上帝是有限实体的创造者和终极的原因。笛卡儿的认识论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他主张唯理论,把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和演绎法应用于哲学上,认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

  笛卡儿的自然哲学观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物理学方面

  笛卡儿靠着天才的直觉和严密的数学推理,在物理学方面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从1619年读了开普勒的光学著作后,笛卡儿就一直关注着透镜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参与了对光的本质、反射与折射率以及磨制透镜的研究。他把光的理论视为整个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笛卡儿运用他的坐标几何学从事光学研究,在《屈光学》中第一次对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上的推证。他认为光是压力在以太中的传播,他从光的发射论的观点出发,用网球打在布面上的模型来计算光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从而首次在假定平行于界面的速度分量不变的条件下导出折射定律;不过他的假定条件是错误的,他的推证得出了光由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速度增大的错误结论。他还对人眼进行光学分析,解释了视力失常的原因是晶状体变形,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

  在力学上,笛卡儿发展了伽利略的运动相对性的思想,例如在《哲学原理》一书中,举出在航行中的海船上海员怀表的表轮这一类生动的例子,用以说明运动与静止需要选择参照物的道理。

  笛卡儿在《哲学原理》第二章中以第一和第二自然定律的形式比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惯性定律: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并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原因造成的阻碍或偏离为止。这里他强调了伽利略没有明确表述的惯性运动的直线性。

  在这一章中,他还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动量守恒定律:物质和运动的总量永远保持不变。笛卡儿对碰撞和离心力等问题曾作过初步研究,给后来惠更斯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天文学方面

  笛卡儿把他的机械论观点应用到天体,发展了宇宙演化论,形成了他关于宇宙发生与构造的学说。他认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而不只是从已有的形态来观察,对事物更易于理解。他创立了漩涡说。他认为太阳的周围有巨大的漩涡,带动着行星不断运转。物质的质点处于统一的漩涡之中,在运动中分化出土、空气和火三种元素,土形成行星,火则形成太阳和恒星

  他认为天体的运动来源于惯性和某种宇宙物质旋涡对天体的压力,在各种大小不同的旋涡的中心必有某一天体,以这种假说来解释天体间的相互作用。笛卡儿的太阳起源的以太旋涡模型第一次依靠力学而不是神学,解释了天体、太阳、行星、卫星彗星等的形成过程,比康德的星云说早一个世纪,是17世纪中最有权威的宇宙论。

  笛卡儿的天体演化说、旋涡模型和近距作用观点,正如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一样,一方面以丰富的物理思想和严密的科学方法为特色,起着反对经院哲学、启发科学思维、推动当时自然科学前进的作用,对许多自然科学家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又经常停留在直观和定性阶段,不是从定量的实验事实出发,因而一些具体结论往往有很多缺陷,成为后来牛顿物理学的主要对立面,导致了广泛的争论

◆数学方面

  笛卡儿最杰出的成就是在数学发展上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在笛卡儿时代,代数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笛卡儿致力于代数和几何联系起来的研究,于1637年,在创立了坐标系后,成功地创立了解析几何学。他的这一成就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解析几何直到现在仍是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

三、解析几何的诞生

  文艺复兴使欧洲学者继承了古希腊的几何学,也接受了东方传入的代数学。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数学方法描述运动成为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笛卡儿分析了几何学与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去“寻求另外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好处,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

  在《几何学》卷一中,他用平面上的一点到两条固定直线的距离来确定点的距离,用坐标来描述空间上的点。他进而创立了解析几何学,表明了几何问题不仅可以归结成为代数形式,而且可以通过代数变换来实现发现几何性质,证明几何性质。

  笛卡儿把几何问题化成代数问题,提出了几何问题的统一作图法。为此,他引入了单位线段,以及线段的加、减、乘、除、开方等概念,从而把线段与数量联系起来,通过线段之间的关系,“找出两种方式表达同一个量,这将构成一个方程”,然后根据方程的解所表示的线段间的关系作图。

  在卷二中,笛卡儿用这种新方法解决帕普斯问题时,在平面上以一条直线为基线,为它规定一个起点,又选定与之相交的另一条直线,它们分别相当于x轴、原点、y轴,构成一个斜坐标系。那么该平面上任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x,y)惟一地确定。帕普斯问题就化成了一个含两个未知数的二次不定方程。笛卡儿指出,方程的次数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因此可以根据方程的次数将曲线分类。

  《几何学》一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此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在卷三中,笛卡儿指出,方程可能有和它的次数一样多的根,还提出了著名的笛卡儿符号法则:方程正根的最多个数等于其系数变号的次数;其负根的最多个数(他称为假根)等于符号不变的次数。笛卡儿还改进了韦达创造的符号系统,用a,b,c,…表示已知量,用x,y,z,…表示未知量。

  解析几何的出现,改变了自古希腊以来代数和几何分离的趋向,把相互对立着的“数”与“形”统一了起来,使几何曲线与代数方程相结合。笛卡儿的这一天才创见,更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从而开拓了变量数学的广阔领域。

  正如恩格斯所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了。”

四、笛卡儿对后世的影响及对其的评价

  笛卡儿在哲学上是二元论者,并把上帝看作造物主。但笛卡儿在自然科学范围内却是一个机械论者,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儿的方法论对于后来物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他在古代演绎方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的演绎法:以唯理论为根据,从自明的直观公理出发,运用数学的逻辑演绎,推出结论。这种方法和培根所提倡的实验归纳法结合起来,经过惠更斯牛顿等人的综合运用,成为物理学特别是理论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作为他的普遍方法的一个最成功的例子,是笛卡儿运用代数的方法的来解决几何问题,确立了坐标几何学即解析几何学的基础。

  笛卡儿的方法论中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他善于运用直观“模型”来说明物理现象。例如利用“网球”模型说明光的折射;用“盲人的手杖”来形象地比喻光信息沿物质作瞬时传输;用盛水的玻璃球来模拟并成功地解释了虹霓现象等。第二,他提倡运用假设和假说的方法,如宇宙结构论中的旋涡说。此外他还提出“普遍怀疑”原则。这一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反对教会统治、反对崇尚权威、提倡理性、提倡科学起过很大作用 。

  笛卡儿堪称17世纪及其后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约瑟夫·拉格朗日

约瑟夫·拉格朗日
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  1735~1813)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1736年1月25日生于意大利都灵,1813年4月10日卒于巴黎。他在数学力学天文学三个学科领域中都有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拉格朗日生平

拉格朗日1736年1月25日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的都灵。父亲是法国陆军骑兵里的一名军官,后由于经商破产,家道中落。据拉格朗日本人回忆,如果幼年是家境富裕,他也就不会作数学研究了,因为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一名律师。拉格朗日个人却对法律毫无兴趣。

到了青年时代,在数学家雷维里的教导下,拉格朗日喜爱上了几何学。17岁时,他读了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介绍牛顿微积分成就的短文《论分析方法的优点》后,感觉到“分析才是自己最热爱的学科”,从此他迷上了数学分析,开始专攻当时迅速发展的数学分析。

18岁时,拉格朗日用意大利语写了第一篇论文,是用牛顿二项式定理处理两函数乘积的高阶微商,他又将论文用拉丁语写出寄给了当时在柏林科学院任职的数学家欧拉。不久后,他获知这一成果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被莱布尼兹取得了。这个并不幸运的开端并未使拉格朗日灰心,相反,更坚定了他投身数学分析领域的信心。

1755年拉格朗日19岁时,在探讨数学难题“等周问题”的过程中,他以欧拉的思路和结果为依据,用纯分析的方法求变分极值。第一篇论文“极大和极小的方法研究”,发展了欧拉所开创的变分法,为变分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变分法的创立,使拉格朗日在都灵声名大震,并使他在19岁时就当上了都灵皇家炮兵学校的教授,成为当时欧洲公认的第一流数学家。1756年,受欧拉的举荐,拉格朗日被任命为普鲁士科学院通讯院士。

1764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文,要求用万有引力解释月球天平动问题,他的研究获奖。接着又成功地运用微分方程理论和近似解法研究了科学院提出的一个复杂的六体问题(木星的四个卫星的运动问题),为此又一次于1766年获奖。

1766年德国腓特烈大帝向拉格朗日发出邀请时说,在“欧洲最大的王”的宫廷中应有“欧洲最大的数学家”。于是他应邀前往柏林,任普鲁士科学院数学部主任,居住达20年之久,开始了他一生科学研究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分析力学》一书,这是牛顿之后的一部重要的经典力学著作。书中运用变分原理和分析的方法,建立起完整和谐的力学体系,使力学分析化了。他在序言中宣称:力学已经成为分析的一个分支。

1783年,拉格朗日的故乡建立了"都灵科学院",他被任命为名誉院长。1786年腓特烈大帝去世以后,他接受了法王路易十六的邀请,离开柏林,定居巴黎,直至去世。

这期间他参加了巴黎科学院成立的研究法国度量衡统一问题的委员会,并出任法国米制委员会主任。1799年,法国完成统一度量衡工作,制定了被世界公认的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单位,拉格朗日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1791年,拉格朗日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又先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任数学教授。1795年建立了法国最高学术机构——法兰西研究院后,拉格朗日被选为科学院数理委员会主席。此后,他才重新进行研究工作,编写了一批重要著作:《论任意阶数值方程的解法》、《解析函数论》和《函数计算讲义》,总结了那一时期的特别是他自己的一系列研究工作。

1813年4月3日,拿破仑授予他帝国大十字勋章,但此时的拉格朗日已卧床不起,4月11日早晨,拉格朗日逝世。

拉格朗日的科学成就

拉格朗日科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他在数学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使数学分析与几何与力学脱离开来,使数学的独立性更为清楚,从此数学不再仅仅是其他学科的工具。

拉格朗日总结了18世纪的数学成果,同时又为19世纪的数学研究开辟了道路,堪称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大师。同时,他的关于月球运动(三体问题)、行星运动、轨道计算、两个不动中心问题、流体力学等方面的成果,在使天文学力学化、力学分析化上,也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促进了力学和天体力学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这些领域的开创性或奠基性研究。

在柏林工作的前十年,拉格朗日把大量时间花在代数方程超越方程的解法上,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推动了代数学的发展。他提交给柏林科学院两篇著名的论文:《关于解数值方程》和《关于方程的代数解法的研究》 。把前人解三、四次代数方程的各种解法,总结为一套标准方法,即把方程化为低一次的方程(称辅助方程或预解式)以求解。

他试图寻找五次方程的预解函数,希望这个函数是低于五次的方程的解,但未获得成功。然而,他的思想已蕴含着置换群概念,对后来阿贝尔伽罗华起到启发性作用,最终解决了高于四次的一般方程为何不能用代数方法求解的问题。因而也可以说拉格朗日是群论的先驱。

数论方面,拉格朗日也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对费马提出的许多问题作出了解答。如,一个正整数是不多于4个平方数的和的问题等等,他还证明了圆周率的无理性。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数论的内容。

在《解析函数论》以及他早在1772年的一篇论文中,在为微积分奠定理论基础方面作了独特的尝试,他企图把微分运算归结为代数运算,从而抛弃自牛顿以来一直令人困惑的无穷小量,并想由此出发建立全部分析学。但是由于他没有考虑到无穷级数的收敛性问题,他自以为摆脱了极限概念,其实只是回避了极限概念,并没有能达到他想使微积分代数化、严密化的目的。不过,他用幂级数表示函数的处理方法对分析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成为实变函数论的起点。

拉格朗日也是分析力学的创立者。拉格朗日在其名著《分析力学》中,在总结历史上各种力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达朗贝尔、欧拉等人研究成果,引入了等势面的概念,进一步把数学分析应用于质点和刚体力学,提出了运用于静力学动力学的普遍方程,引进广义坐标的概念,建立了拉格朗日方程,把力学体系的运动方程从以力为基本概念的牛顿形式,改变为以能量为基本概念的分析力学形式,奠定了分析力学的基础,为把力学理论推广应用到物理学其他领域开辟了道路。

他还给出刚体重力作用下,绕旋转对称轴上的定点转动(拉格朗日陀螺)的欧拉动力学方程的解,对三体问题的求解方法有重要贡献,解决了限制性三体运动的定型问题。拉格朗日对流体运动的理论也有重要贡献,提出了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方法。

拉格朗日的研究工作中,约有一半同天体力学有关。他用自己在分析力学中的原理和公式,建立起各类天体的运动方程。在天体运动方程的解法中,拉格朗日发现了三体问题运动方程的五个特解,即拉格朗日平动解。此外,他还研究了彗星小行星摄动问题,提出了彗星起源假说等。

近百余年来,数学领域的许多新成就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溯源于拉格朗日的工作。所以他在数学史上被认为是对分析数学的发展产生全面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欧洲最大的数学家”。

“三L”
----法国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数学界著名的三个人物——拉格朗日(josephlouislagrange)、拉普拉斯(pierre-simonlaplace)和勒让德(adrien-marielegendre)。因为他们三个的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为“L”,又生活在同一时代,所以人们称他们为“三L”。
发表于 2007-7-2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到 高斯
octopussheng版主有空多到matlab版看看,有不少是非线性数学问题。

[ 本帖最后由 花如月 于 2007-7-24 13:01 编辑 ]
发表于 2007-7-24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ß,1777.4.30~1855.2.23),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高斯是德国数学家,也是科学家,他和牛顿、阿基米德,被誉为有史以来的三大数学家。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有“数学王子”之称。

    他幼年时就表现出超人的数学天才。1795年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第二年他就发现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可用尺规作出的正多边形的条件,解决了欧几里得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高斯的数学研究几乎遍及所有领域,在数论、代数学、非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还把数学应用于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高理的数论研究总结在《算术研究》(1801)中,这本书奠定了近代数论的基础,它不仅是数论方面的划时代之作,也是数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着作之一。高斯对代数学的重要贡献是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他的存在性证明开创了数学研究的新途径。高斯在1816年左右就得到非欧几何的原理。他还深入研究复变函数,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发现了着名的柯西积分定理。他还发现椭圆函数的双周期性,但这些工作在他生前都没发表出来。1828年高斯出版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曲面的微分几何学,并提出内蕴曲面理论。高斯的曲面理论后来由黎曼发展。高斯一生共发表155篇论文,他对待学问十分严谨,只是把他自己认为是十分成熟的作品发表出来。其著作还有《地磁概念》和《论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和斥力的普遍定律》等。
高斯最出名的故事就是他十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这可难为初学算术的学生,但是高斯却在几秒后将答案解了出来,他利用算术级数(等差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和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的凑在一起:1+100,2+ 99,3+98,……49+52,50+51 而这样的组合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的就可以求出是: 101×50=5050。


   1801年高斯有机会戏剧性地施展他的优势的计算技巧。那年的元旦,有一个后来被证认为小行星并被命名为谷神星的天体被发现当时它好像在向太阳靠近,天文学家虽然有40天的时间可以观察它,但还不能计算出它的轨道。高斯只作了3次观测就提出了一种计算轨道参数的方法,而且达到的精确度使得天文学家在1801年末和1802年初能够毫无困难地再确定谷神星的位置。高斯在这一计算方法中用到了他大约在1794年创造的最小二乘法(一种可从特定计算得到最小的方差和中求出最佳估值的方法在天文学中这一成就立即得到公认。他在《天体运动理论》中叙述的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适应现代计算机的要求。高斯在小行星”智神星”方面也获得类似的成功。
由于高斯在数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学中的杰出研究成果,他被选为许多科学院和学术团体的成员。“数学之王”的称号是对他一生恰如其分的赞颂。


[ 本帖最后由 花如月 于 2007-7-24 13:11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2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密尔顿Hamilton,尽然又被忽略了,很多学科现代理论没有哈密尔顿Hamilton表述,都不知如何发展:@(
发表于 2007-7-24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傅立叶

法国数学家及物理学家。

最早使用定积分符号,改进符号法则及根数判别方法。

傅立叶级数(三角级数)创始人。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1768年3月21日生于欧塞尔, 1830年5月16日卒于巴黎。9岁父母双亡, 被当地教堂收养。12岁由一主教送入地方军事学校读书。17岁(1785)回乡教数学,1794到巴 黎,成为高等师范学校的首批学员, 次年到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执教。1798年随拿破仑远征埃及时任军中文书和埃及研究院秘书,1801年回国后任伊泽尔 省地方长官。1817年当选为科学院院 士,1822年任该院终身秘书,后又任法兰西学院终身秘书和理工科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主要 贡献是在研究热的传播时创立了一套数学理论。1807年向巴黎科学院呈交《热的传播》论文, 推导 出着名的热传导方程 ,并在求解该方程时发现解函数可以由三角函数构成的级数形式表示,从而提出任一函数都可以展成三角函数的无穷级数。

  1822 年在代表作《热的分析理论》中解 决了热在非均匀加热的 固体中分布传播问题,成为分析学在物理中应用的最早例证之一,对19 世纪数学和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傅立叶级数(即三角级数)、傅立叶分析等理论 均由此创始。其他贡献有:最早使用定积分符号,改进了代数方 程符号法则的证法和实根个数 的判别法等。
发表于 2007-7-24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晋   劉徽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大类,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后,列出这个问题的解法。

方田:主要是田亩面积的计算和分数的计算,是世界上最早对分数进行系统叙述的著作。
粟米:主要是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其中涉及许多比例问题。
衰(读作“翠”)分:主要内容为分配比例的算法。
少广:主要讲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
商功:主要是土石方和用工量等工程数学问题,以体积的计算为主。
均输:计算税收等更加复杂的比例问题。
盈不足:双设法的问题。
方程:主要是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正负数的加减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第一次出现。
勾股:勾股定理的应用。


《九章算术》总结了自周朝以来的中国古代数学,它既包含了以前已经解决了的数学问题,又有汉朝时新发现的数学成就。一般认为,它在数学史上,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初期代表作。

在九章算术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世界上记载最早的。例如,关于比例算法的问题,它和后来在16世纪西欧出现的三分律的算法一样。关于双设法的问题,在阿拉伯曾称为契丹算法,13世纪以后的欧洲数学著作中也有如此称呼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数学知识向西方传播的一个证据。

《九章算术》对中国古代的数学发展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了清朝中叶。《九章算术》的叙述方式以归纳为主,先给出若干例题,再给出解法,不同于西方以演绎为主的叙述方式,中国后来的数学著作也都是采用叙述方式为主。历代数学家有不少人曾经注释过这本书,其中以刘徽和李淳风的注释最有名。

《九章算术》还流传到了日本和朝鲜,对其古代的数学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无水1324 于 2007-7-24 17:43 编辑 ]
发表于 2007-7-2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中原 的帖子

不好意思,找不到哈密尔顿的生平,中原贴出来啊
发表于 2007-7-2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达朗贝尔(Jean Le Rond d'Alembert,1717-1783)——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一生研究了大量课题,完成了涉及多个科学领域的论文和专著,其中最著名的有8卷巨著《数学手册》、力学专著《动力学》、23卷的《文集》、《百科全书》的序言等等。他的很多研究成果记载于《宇宙体系的几个要点研究》中。达朗贝尔生前为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得到了许多荣誉。但在他临终时,却因教会的阻挠没有举行任何形式的葬礼。

  达朗贝尔是一个军官的私生子,母亲是一位著名的沙龙女主人。达朗贝尔出生后,他的母亲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名誉,把刚出生的儿子遗弃在教堂的石阶上,后被一名士兵捡到。达朗贝尔的亲生父亲得知这一消息后,把他找回来寄养给了一对工匠夫妇。

  达朗贝尔少年时被父亲送到了一所教会学校,在那里他学习了很多数理知识,为他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难能可贵的是,在宗教学校里受到了许多神学思想的熏陶以后,达朗贝尔仍然坚信真理、一生探求科学的真谛、不盲从于宗教的认识论。后来他自学了一些科学家的著作,并且完成了一些学术论文。1741年,凭借自己的努力,达朗贝尔进入了法国科学院担任天文学助理院士,在以后的两年里,他对力学作了大量研究,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和多部著作。1746年,达朗贝尔被提升为数学副院士。1750年以后,他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投身到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法国启蒙运动中去。他参与了百科全书的编辑和出版,是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主要首领。在百科全书的序言中,达朗贝尔表达了自己坚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分析科学问题的思想。在这一段时间之内,达朗贝尔还在心理学、哲学、音乐、法学和宗教文学等方面都发表了一些作品。

  1760年以后,达朗贝尔继续进行他的科学研究。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达朗贝尔的声誉也不断提高。他尤其以写论文快速而闻名。1762年,俄国沙皇邀请达朗贝尔担任太子监护,但被他谢绝了;1764年,普鲁士国王邀请他到王宫住了三个月,并邀请他担任普鲁士科学院院长,也被他谢绝了。1754年,他被提升为法国科学院的终身秘书。欧洲很多国家的科学院都聘请他担任国外院士。

  达朗贝尔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白天工作,晚上去沙龙活动。他终生未婚,但有一位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情人——沙龙女主人勒皮纳斯。达朗贝尔与养父母感情一直很好,直到1765年他47岁时才因病离开养父母,住到了勒皮纳斯家里。病愈后他一直居住在她的家里。可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在事业上进展缓慢,更使他悲痛欲绝的是勒皮纳斯小姐于1776年去世了。在绝望中他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由于达朗贝尔生前反对宗教,巴黎市政府拒绝为他举行葬礼。所以当这位科学巨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即没有隆重的葬礼、也没有缅怀的追悼,只有他一个人被安静的埋葬在巴黎市郊的墓地里。

  数学是达朗贝尔研究的主要课题,他是数学分析的主要开拓者。达朗贝尔为极限作了较好的定义,但他没有把这种表达公式化。波义尔做出这样的评价:达朗贝尔没有逃脱传统的几何方法的影响,不可能把极限用严格形式阐述;但他是当时几乎唯一一位把微分看成是函数极限的数学家。

  达朗贝尔是十八世纪少数几个把收敛级数和发散级数分开的数学家之一,并且他还提出了一种判别级数绝对收敛的方法——达朗贝尔判别法,即现在还使用的比值判别法;他同时是三角级数理论的奠基人。达朗贝尔也为偏微分方程的出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746年他发表了论文《张紧的弦振动是形成的曲线研究》,在这篇论文里,他首先提出了波动方程,并于1750年证明了它们的函数关系。1763年,他进一步讨论了不均匀弦的振动,提出广义的波动方程。

  另外,达朗贝尔在复数的性质、概率论等方面都有所研究,而且他还很早就证明了代数的基本定理。达朗贝尔在数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建树,但他并没有严密和系统的进行深入的研究,他甚至曾相信数学知识快穷尽了。但无论如何十九世纪数学的迅速发展是建立在他们那一代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之上的,达朗贝尔为推动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达朗贝尔认为力学应该是数学家的主要兴趣,所以他一生对力学也作了大量研究。达朗贝尔是十八世纪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之一。《动力学》是达朗贝尔最伟大的物理学著作。在这部书里,他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第一运动定律是给出几何证明的惯性定律;第二定律是力的分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数学证明;第三定律是用动量守恒来表示的平衡定律。书中还提出了达朗贝尔原理,它与牛顿第二定律相似,但它的发展在于可以把动力学问题转化为静力学问题处理,还可以用平面静力的方法分析刚体的平面运动,这一原理使一些力学问题的分析简单化,而且为分析力学的创立打下了基础。

  在《动力学》这部书里,达朗贝尔对十七到十八世纪运动量度的争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两种量度是等价的,并模糊的提出了物体动量的变化与力的作用时间有关。在《运动论》里,达朗贝尔不仅阐述了他的力学观点,他还在哲学序言里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前景和分析科学的哲学观点。

  牛顿是最早开始系统研究流体力学的科学家,但达朗贝尔则为流体力学成为一门学科打下了基础。1752年,达朗贝尔第一次用微分方程表示场,同时提出了著名的达朗贝尔原理 —— 流体力学的一个原理,虽然这一原理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达朗贝尔第一次提出了流体速度和加速度分量的概念。

  达朗贝尔在力学和数学方面的研究推动了他对天文学的研究,他运用他的力学的知识为天文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八世纪,牛顿运动理论已经不能完善的解释月球的运动原理了。达朗贝尔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在当时,达朗贝尔和另一个科学家克莱洛是学术上的竞争对手。他们在写论文、作报告等工作中相互竞争多年。在研究月球运动时,达朗贝尔和克莱洛在同一天提交了关于月球运动的报告,他们都对月球近地点移动的现象做出了解释,并在1749年提交了更详细的报告。1754年,他们又发表了月球运动数值表,这是最早的月球历之一。

  达朗贝尔在天文学上的另一个主要研究是关于地球形状和自传的理论。达朗贝尔发现了流体自转时平衡形式的一般结果,克莱洛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地球的自转,1749年,达朗贝尔发表了关于春分点、岁差和章动的论文,为天体力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奠定了基础。

  达朗贝尔对青年科学家十分热情,他非常支持青年科学家研究工作,也愿意在事业上帮助他们。他曾推荐著名科学家拉格朗日到普鲁士科学院工作,推荐著名科学家拉普拉斯到巴黎科学院工作。达朗贝尔自己也经常与青年科学家进行学术讨论,从中发现并引导他们的科学思想发展。在十八世纪的法国,让。达朗贝尔不仅灿烂了科学事业的今天,也照亮了科学事业的明天。
发表于 2007-7-24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罗·厄多斯(Paul Erdth 1913—) 1983年以色列政府颁给十万美元“沃尔夫奖金”(Wolf Prize)就是由他和华裔美籍的陈省身教授平分。

浪迹天涯的数学家

厄多斯是当代发表最多数学论文的数学家,也是全世界和各种各样不同国籍的数学家合作发表论文最多的人;他也是旅行最多地方、四海为家的数学家。

如果你听过这样的歌:“我是一个孤独的牛仔,浪迹天涯……”厄多斯教授一定会改唱为:“我是一个快乐的非常老的老头子,浪迹天涯……”他是不孤独的,他的朋友遍天下。

对于熟悉他的人,他很乐意人家叫他“保罗叔叔”,他曾常常对人说:“我已经是非常老了。”他生于1913年布达佩斯一个中产阶层的家庭,父母都是中学数学教师,作为一个独身子,他很敏感,他在六岁时就显露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他能很快的加及乘六位数的大数。他的父母从事教育工作,对于他的才智的发展关注及善于指导,从小他就对自然科学、文学及社会问题关心。

他发表了近1000多篇的论文,平均一年要写和回答1500多封有关于数学问题的信。他可以和任何大学的数学家合作研究,他每到一处演讲就能和该处的一两个数学家合作写论文,据说多数的情形是人们把一些本身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和他讨论,他可以很快就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或答案,于是人们赶快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发表的时候放上他的名字,厄多斯的新的一篇论文就这样诞生了。

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人们甚至谣传(当然这不是真的):他有一次从一个地方要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大学演讲,他竟然在旅途中和查票的火车查票员合写了一篇数学论文!

每星期有新研究才是数学家

厄多斯对数学家的定义是很奇特的:“一个数学家必须是在每个星期有一些新的研究工作才成为数学家。”

因此有一次,他在巴黎演讲后,有个法国数学家问他关于他们英国的共同朋友某个得爵士头衔的教授的近况。厄多斯回答:“这可怜的家伙两年前已死去了。”另外一位法国教授在旁边听到,马上说:“这是不可能的,我上个月还在罗马见到他。”而厄多斯却说:“啊!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我是指他这两年没有搞出一些新东西出来!”

他遇见他的搞数学的同行,就喜欢问:“你昨天有什么新的发现?”而“保罗叔叔”要生出一个新的定理或问题是比母鸡生蛋还要快。

去年他已是70岁高龄,他还精神抖擞到处演讲。听他演讲时还中气十足,记忆力也不太衰退,身体轻盈活泼,不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

他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职位,也从来不定居在一个地方,他也没有结婚,他的父亲去世后,母亲就跟着他。他非常孝顺照顾她一些生活,难为他的母亲与他过着“处处无家处处家”的流浪生活,母亲晚年曾短期居住在以色列,90高龄才去世。而他风尘仆仆旅行时,只三两个小的旧皮箱放他的一点衣服和私人用具,或加上一两个塑胶袋里面装了一些他送给朋友或朋友孩子的礼物。

他是国际闻名的大数学家,可是生活比爱因斯坦还要简朴,他没有什么个人的书籍,到那里就用学校或研究所的图书。我在法国庞加莱研究所的图书馆就曾见到他进来查阅杂志,他的记忆力好得不必翻目录,用手一翻就能找到他要的文章,我看了只好佩服得五体投地。

主人是妻子,奴隶是丈夫

他很爱小孩,他叫小孩子“epsilon”(希腊字母,数学在微积分上通常用来表示一个很小的数,中文可以译成“小不点儿”)。他对婚姻和配偶有奇怪的看法:一个结合的配偶包含一个“主人”和一个“奴隶”。主人是妻子,奴隶是丈夫。他们结合就意味奴隶被主人逮住了。如果离婚,奴隶就是被解放。如果一个男人还要再结婚,那么他就是要再被逮捕成为奴隶。

因此他为了不做“奴隶”,一生不娶,专心搞他喜欢的数学。

美国著名数学家S.M.乌朗(Ulam 1909—)在1976年,他的自传《一个数学家的冒险记》(Adventure of mathematician)曾经这么写:“数学的天地是大脑创造出来,可以视为不需外界的助力。数学家工作可以不像其他科学家那样需要仪器。物理学家(甚至理论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化学家都需要实验室——可是数学家能在没有粉笔、纸或笔的情况下工作,他可能在走路,吃饭甚至谈天时继续思考。这就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许多数学家在从事其他工作时表现得内向(inward)及心不在焉,这和其他领域的科学工作者的形象最鲜明的不同。当然,这还要看具体情形。有些人像保罗·厄多斯具有极端的特点。他在清醒的时间里非常大的百分比是放在数学构造和推理思考,把其他的事都搁在一边。”

“……保罗·厄多斯在任何时刻都集中精神和思考,通常是放在已经开始工作或者他以前曾经考虑过的问题。他不把他的记忆像录音机那样洗干净,从新开始……”

我和他的结识

“……他真的是一个神童,在18岁时就发表他的在数论和组合数学的结果。

由于是犹太人,他需离开匈牙利,而这反而救了他的命。在1941年他是27岁,却不快乐,思乡,常常担忧他那留在匈牙利的母亲。

他来麦迪生(Madison)是我们友谊的开始。由于经济桔据,除他所说的穷,他常把他访问的日子延长到不能延为止。在1943年他在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取得一个奖学金,这时他不再分文全无。就如他所说的:“还从举债的日子摆脱。”在这次及其他的访问,我们互相讨论合作——我们的数学讨论只有在读报纸或听收音机广播战争情况及政治分析时才终断。在去普度之前,他仍在普林斯敦研究所一年到他的生活津贴被停止为止。

大动作、神经质、特异语言

他是比中等身裁稍矮,非常神经质,当时他是比现在还要活跃——常常跳上跳下或者拍打(flapping)他的双臂。他的眼睛常常显示他是在思考数学,这过程只有在他说出对世界事务、政治或人类悲观的论调时才中断。如果有一些有趣的想法从他头上产生,他就会跳上来,拍他的手掌,然后再坐下。他的专心搞数学及常常思索问题,很像我的一些波兰朋友。他的怪异的形态是太多了,不可能全写下来。一个方面(现在仍然保留下来)是他的特异的语言。如用“epsilon”表示孩子,“奴隶”是指丈夫,“主人,”是指妻子,“捕俘”是指“结婚”,“讲道”(preach)是 指演讲,及其他现在数学界所知道他的独创名词。我们共同获得的数学结果,有许多到今天还没有发表。

厄多斯并不因时间的过去而有太大的改变。他仍旧是专心于数学的数学家。现在已过60岁了,他已有超过700多篇他个人写的论文。关于他的许多说法,其中之一是:“如果你不认识保罗·厄多斯,你就不是真正的数学家。”还有一个有名的厄多斯数——任何数学家通过和他合作者联系到厄多斯所要的阶数。例如,如果你是列为“厄多斯数2”表示你和一个曾和厄多斯合写过的人合写论文。多数的数学家,如果不是属于厄多斯数1就是厄多斯数2。

厄多斯还是继续用笔写短信,开头是:“假定×是这样,因此有……”或者“假定我有一序列的数……”在信结尾时,他写了一点他个人的看法,通常是他已经老了(这从他30岁就开始说)或者带忧郁(hypochondriac)或悲观地对我们上了年纪的朋友的看法。他的信是迷人的(Charming)及常包含新的数学消息……

下棋证明脑筋健全

在1945年乌朗脑部动手术之后,准备从医院回家,厄多斯在走廊见到他,兴高采烈的喊道:“史坦(Stan),我高兴的看到你还活着。我想你快死了,我要为你的讣告及亲自完成我们合作的论文。”当时他手上拿了一个皮箱,没有其他地方可去,乌朗就邀他来他家里小住。

乌朗的同事载他们回家,而在车上厄多斯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论一些数学问题,乌朗也发表一些看法。厄多斯就高兴的说:“史坦,你还和以前一样!”这给乌朗心中很大的安慰,他担心自己的脑动手术后受损害。一到家,厄多斯就建议下国际象棋,乌朗很担心对象棋的一些规则及棋子的走法忘记了,第一盘棋厄多斯是输了,厄多斯再建议下第二盘,乌朗想可能厄多斯是要让他赢使他心里高兴,他想到疲倦,但是仍和他再下一盘。厄多斯努力奋战仍旧输,他说他感到疲倦不要下了,乌朗才相信厄多斯是很认真及诚恳与他下棋,他才对自己的脑没有完全损坏而高兴。



他们常在一起讨论数学或到海边散步。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小孩,他说:“看,史坦!多么可爱的小不点儿。”一个非常漂亮的年青妇女坐在附近,肯定是这小孩的母亲,乌朗就回答:“可是看那个大写的epsilon。”这令厄多斯马上脸红和难堪。在那时期厄多斯用 SF(Supreme fascist最高至上法西斯分子)来代表上帝,用Joe(斯大林的名)来代表苏联,用Sam(山姆)来代表美国。

厄多斯从事工作的领域很广:数论、集合论、组合数学、图论、概率论及其应用(应用到数论、群论、更一些随机结构),实变函数论,无穷级数理论、插值论等等。

在197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出版社为了他的60岁生日纪念出版了他的选集《计算的艺术》(The art of Counting),读者可以看到他的各种各类的数学工作。英国名数学家Rado在序上说他是:“流浪者(Wandering Scholar)。他时常横跨五大洲。他效忠的是“科学之后”而不是任何特别地方或研究所。

最早与他合作写过论文的中国数学家有柯召(1938年),在数论方面。1947年有钟开莱,在概率论方面,我这里介绍一点他有兴趣的问题:

用金钱刺激解决难题

在四十多年前他问xxyy=Zz是否有非x=y=z=1的整数解?在1940年,柯召发现以上的方程有无穷多解。现在问题是柯召发现的是不是全部的解?是否还有新的解可以找出来?

他与Strauss 猜想对于任何整数n≥3,方程:


4/n=1/x1+1/x2+1/x3
是可以找到满足1≥x1<x2<x3的整数解。这问题还没解决。

对于任何整数n,与n互素的个数是φ(n),我们如果将这些数列下 1=r1<…<rφ(n)= n-1

厄多斯在40多年前,猜想一定能找到一个固定的常数C, 使得
(1)


他给250美元的奖金,如果有人能证明或者反证以上的问题,这问题还未解决。

他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及一些猜想,有时还附上奖金,这些数目最低是50美元,然后是100美元,400美元,500美元,高的可达1000、2000及3000美元及一万美元。他的同胞Szemeredi在年青时,就曾解决了他的一个问题而获得1000美元的奖金。在他的“金钱刺激”之下,有许多人研究他所认为重要及有趣的数学难题。

他的一个3000美元奖金的问题是:如果正整数序列a1, a2,…有这样的性质:(2)



则对于任何的k,我们可以找到k个数,在以上序列里成为等差级数。这问题有中学数学程度的人就可明白,但解决不容易。

厄多斯是匈牙利的国宝

美国数学家Mark Kac有一次在演讲他的数学研究时,发现厄多斯听得睡着了。当他对听众说他相信他对某个数论问题的猜想是正确的,突然厄多斯惊醒,老头子说:“请您把刚才的问题重复一下!”Mark Kac再解释一遍。结果在Mark Kac演讲还未结束时,厄多斯已经把整个问题解决了。

他虽然是匈牙利的科学院士,可是他可以随时自由离开自己的国家,他的护照就像外交人员那样有特权,每次他从外国回来机场就有一大堆的年青或年纪大的数学家去迎接他,他的全部财产就是在那两个旧皮箱里,看到他的朋友来迎接,他就从塑料袋里找礼物送,然后就询问这些朋友亲属的近况,或者谈坦桑尼亚的情况,或者提他最近和某些人接触时所知道的有趣数学问题。走到某接待他的汽车时,他问候周围的人,他有时还会把张三错当李四。有时他也提起他所认识的外国数学家的情况,而没有考虑到听的人并不认识他所说的人。一到家,他就连续打电话给朋友或亲戚,行李完全丢在一边。他是匈牙利的“国宝”,刺激带动许多人去从事数学研究工作。

不想伤害年青数学家的热情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有一次到布达佩斯拜访我认识的一位F教授,F教授见到我说:“你知道吗?厄多斯昨天回来了!”可见厄多斯一回国门,就变成布达佩斯的重要消息。

厄多斯知道和解决的东西太多了,有些他来不及写下来,在40年代时,他和乌朗合作得到一些有关实践上一些Borel集及平面上一些集合的拓扑学定理,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坐下来合写成文章。

其中有一些结果后来被一个印度数学家B.V.Rao重新发 现并且发表。Rao得到这些结果时,把论文寄给厄多斯请他提供意见。厄多斯马上回信鼓励他发表这些结果,信中他并没有说他及乌朗早已得到以上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后来有人告诉Rao,他所发现的定理实际上厄多斯及乌朗早已获得只是没有发表。Rao写信给厄多斯,问他为什么不早点讲这情况?厄多斯回答:他不想模仿高斯(Gauss)这个“混蛋习惯”——对于年青的数学家泼冷水说:他们自以为发现的新结果,事实上是他早已许多年前得到了。从这点可见厄多斯胸怀宽大及对年青数学工作者的爱  护,不想伤害他们对数学研究的热情。

厄多斯的事迹很多,他的有趣问题也不少,我们为了篇幅限制不能讲得太多。读者如有兴趣,可以阅读《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一集,讲他怎样发现并栽培一个数学神童的故事

[ 本帖最后由 咕噜噜 于 2007-7-24 17:57 编辑 ]
未命名.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11-10 17:16 , Processed in 0.08223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