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这里提到的“解析”和“准解析”是区别于直接对常微分动力学方程组进行求解的纯数值计算方法的,并不是说这一类以得到“close form solution ”为己任的文献中没有用到数值方法,只不过通常这一类方法只需要求解一些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其对数值手段的依赖和使用程度远小于前面所说的纯数值计算方法。
关于干摩擦阻尼器阻尼效果的解析/准解析计算中,除去一些特殊的考虑(近年来的文章大抵如是,然万变不离其宗),常被引用的大概有这些文献:
其中有四篇文献年代久远,非常难以查询,费了很多力才得到全文,它们是:
[2]1933.Forced Vibration with combined coulomb and viscous friction.
[3]1964.Forced Vibration of a 2DOF system with combine coulomb and viscous friction.
[4]1979.Response of a base excited system with coulomb and viscous friction.
[12]1972.A linearized analysis for frictionally damped system.
而这些文章正是对库伦模型的干摩擦阻尼最早的解析求解尝试,对理解干摩擦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学校的图书馆并没有购买这些早期的文献)。
附件中是[3][4][12],[2]实在是查不到全文了,若是有同志有全文,不妨发上来,大家互通有无。
但是[3]和[4]本来就是对[2]的继承和发扬,在[3]的附录中有[2]中一个片段的全段引用,应该也可以一窥[2]之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