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悬臂转子平衡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18 15:55 编辑错误的结果,值得分享?
设备结构
一、单面平衡
电机-联轴器-A轴承座-B轴承座-风机P1面-风机P2面
1、初始测量(水平方向测量 单位:毫米/秒)
A轴承座 5.09毫米/秒 236度
B轴承座 8.41毫米/秒 32度
2、加试重测量 风机P2面加试重240克 角度60度(反光贴纸为0度,角度计算按风机转向)
A轴承座 5.57毫米/秒 277度
B轴承座 13.49毫米/秒 319度
3、加配重380克 角度240度(保留原试重)以A轴承座振动值及相位变化情况计算的配重
A轴承座 1.66毫米/秒 81度
B轴承座 20.41毫米/秒 35度
二、简单的双面平衡(还是上面那台设备,去除了原试重及配重)
电机-联轴器-A轴承座-B轴承座-风机P1面-风机P2面
1、初始测量
A轴承座 3.76毫米/秒 231度
B轴承座 9.43毫米/秒 352度
2、加试重测量 风机P1面加试重
A轴承座 6.03毫米/秒 222度
B轴承座 3.46毫米/秒 29度
3、加试重测量 风机P2面加试重(去除P1面试重)
A轴承座 0.52毫米/秒 168度
B轴承座 15.92毫米/秒 150度
配重结果:P1面 881克 271度(相对试重位置)
P2面 494克 319度(相对试重位置)
在叶轮上两配重的实际角度相差210度 这个配重应该怎样加?
4、加配重后
A轴承座 3.43毫米/秒 319度
B轴承座 17.04毫米/秒 339度
大家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加试重?配重?是先考虑静平衡还是力偶平衡?
[ 本帖最后由 fengchunlijdb 于 2008-5-9 13:30 编辑 ]
单面平衡用一个轴承的振动数据就能算出结果,你第一次是用的A轴承座的振动数据作的吧,结果造成B振动的增大,换b的数据试试。
双面平衡两次试重的位置和大小是多少?
你用的什么软件呀,怎么结果是相对试重位置的?
单面批平衡就不考虑力偶问题了,无所谓先后。
双面平衡结果包含了静平衡和力偶平衡,也不用专门考虑。
加试重在没有经验值的情况下就靠试,加上试重后振动相位改变25度以上认为试重可用。否则就要改变试重位置或加更大的试重。
作平衡要注意在相同的转速,相同的加重平面,相同的振动传感器和相位传感器的位置。当然,首先要确认是不平衡造成的振动为主。
[ 本帖最后由 mriook 于 2008-5-9 09:07 编辑 ] 你的结果怎么算出来的?我大概算了一下单面的,好像都不是240度啊。 粗略看了一下,第一个方法肯定是有问题的,第二个从方法上应该是对的,但不知结果为何这样?稍候再作仔细研究(先到现场作分析去了) 一般认为:A轴承座的振动主要是由动平衡引起的,试重应加在P2面上,B轴承座振动应是由静平衡引起的,是由P1面引起的,因此试重应加在P1面上。这就是为什么你在P1面加,B振动减小,在P2面加,A振动减小的原因
如果是用单面做,应先消除静平衡,在P1面上加试重,消除了静平衡后,再在P2面上消除动不平衡。
[ 本帖最后由 无名的振动 于 2008-5-9 23:15 编辑 ] 我的目的:
1、成功的结果,比较容易得到(看到的也较多)
2、让大家总结其中的教训(考虑问题出在哪里?)
3、静平衡消除后,力偶平衡如何消除(包括试重如何加?配重怎样加?)
4、在工厂里,多数悬臂转子进行单面动平衡就可以满足。 先做静平衡,在做完静平衡后,再做动平衡,力偶不平衡必须对称加,不能破坏之前的静平衡 初步看了一下,质量块应该加在90~180范围内啊,怎么加在240度呢,这样只能使振动更加大! 我只做过单面平衡,没有做过2面的。不会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