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折算“Long Duration Shock"么?
前段时间刚刚接触到一个测试题条件:40g, 256 in/sec(26ms)被告知说这个测试题条件是用来模拟有包装的物体跌落时受到的冲击的。
我想既然有跌落,那就一定有跌落高度。如是我就将这个条件进行了一下折算。如下:
http://forum.vibunion.com/space/images/base/photov.swf?site=http://forum.vibunion.com/space&itemid=3041&hash=b78bfc94e08b52899442f701c6c20008
这样我计算下来40g, 256 in/sec(26ms)等同于从80cm的高度跌落下来
当然不可以!
冲击测试不是指落地前的加速度。是指跌落的时候地面给予的冲击。
取决于地面硬度,材质等。
当然越高碰的越狠也是真的。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26 16:53 编辑
原帖由 Jonah_K500 于 2007-7-31 14:25 发表
前段时间刚刚接触到一个测试题条件:40g, 256 in/sec(26ms)
被告知说这个测试题条件是用来模拟有包装的物体跌落时受到的冲击的。
我想既然有跌落,那就一定有跌落高度。如是我就将这个条件进行了一下折算。 ...
根据测试条件来看,40g, 256 in/sec(26ms),应该属于长周期半正弦冲击,虽然泡棉的缓冲过程类似半正弦,由于这种波形比较难产生,周期和G值很难控制,设备昂贵,所以现在通常用方波来模拟包装跌落。如果是方波的话40g, 256 in/sec,周期应该是16。57ms。
计算高度时是用这个公式:Dlta V=(1+e)(2gh)^1/2,通常取包材的回复系数为0.5,那么计算出的跌落高度是95.87cm。
你所有讲的那个公式必须建立在包装缓冲的周期必须是26ms的基础上,这个很难做到,因为跌落高度不同,泡棉的缓冲时间也不同,所以出体的人并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通常包装的泡棉厂商会提供泡棉的一些性能数据,如回复系数,静压,缓冲G值和跌落高度关系。所以一般不用缓冲周期计算,用能量(IPS)计算才是正道。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26 16:54 编辑
楼上的分析不错, 这个测试条件我是用冲击测试机来模拟的。通过TP3数据分析符合半正弦的波形。
仔细考虑我的计算公式发现,加速度a不是一个定值,与时间成正弦相关,故公式左边应该用积分计算。公式推导中,晚点给大家一个报告。
而重力加速度是固定的。我个人认为左边部分是可取的。
不知您观点如何?
原帖由 judo2004 于 2007-8-1 09:31 发表
根据测试条件来看,40g, 256 in/sec(26ms),应该属于长周期半正弦冲击,虽然泡棉的缓冲过程类似半正弦,由于这种波形比较难产生,周期和G值很难控制,设备昂贵,所以现在通常用方波来模拟包装跌落。如果是 ...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26 16:53 编辑
原帖由 Jonah_K500 于 2007-8-1 11:15 发表
楼上的分析不错, 这个测试条件我是用冲击测试机来模拟的。通过TP3数据分析符合半正弦的波形。
仔细考虑我的计算公式发现,加速度a不是一个定值,与时间成正弦相关,故公式左边应该用积分计算。公式推导中,晚 ...
如果用积分计算的话,意义是能量,也就是半正弦波形的面积,s=delta v= (a*T)/PI,或者说是速度改变Delta v,积分周期是整个半正弦的一半。
右边应该=gt应该是代表跌落瞬间前的速度,t代表物体下落时间。算得跌落高度=53。7cm,这个是假设回弹性系数为1的情况。
, 你的右边不知道什么意思?1/2g*t^2,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好像是距离的单位。看不懂。。。。
最好还是按照我的方法做。因为包装缓冲过程只是近似半正弦,而不完全是。用能量的办法,且考虑回弹系数,也就是说明泡棉在缓存过程中有能量损失(跌落波形的两边不完全对称),才是正道路。用你的方法似乎太理想了,除非泡棉回弹系数为1,没有能量损失,物体从多高跌下去,弹起来多高,跌落的波形才是半正弦。
[ 本帖最后由 judo2004 于 2007-8-1 14:28 编辑 ]
刚刚推导的公式
刚刚改换了一下计算方法,用动量来计算。 等式两边分别用速度改变量。不知道Judo兄有何高见?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26 16:54 编辑
原帖由 Jonah_K500 于 2007-8-1 15:53 发表
刚刚改换了一下计算方法,用动量来计算。 等式两边分别用速度改变量。
不知道Judo兄有何高见?
对的。算出来的结果和我的一样。e为0.5,计算出的h是95.87cm。
其实左边的积分的结果就是256inch/sec。半正弦波的周期,G值,速度改变这3个量知道2个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
[ 本帖最后由 judo2004 于 2007-8-2 08:39 编辑 ]
关于弹性系数
Judo, 现在有点疑问, e怎么来定呢?回复 #6 Jonah_K500 的帖子
是否可以解释一下这个公式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26 16:54 编辑原帖由 swk_sun 于 2007-8-3 14:10 发表
是否可以解释一下这个公式
等式左边是半正弦波加速度作用下的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与时间成正弦关系。
等式右边是定加速度(g)下的速度改变量。 前段时间刚刚接触到一个测试题条件:40g, 256 in/sec(26ms)
速度256 in/sec一般是指速度变化量,即冲击前的速度减去反弹的速度,即6502mm/s=6.5m/s,脉冲持续时间与波开有关,半正弦波、梯形或后峰锯齿波。
对于半正弦波: 速度变化量 V=(2*A*D)/PI算出脉冲持续时间是25.5mS,由此推断你这个试验条件是半正弦波的冲击试验。需要在双柱自由落体式冲击台上才能完成此试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