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模态
通常情况下,结构单元划分的越细其求解的精度也越高。但是在模态分析中如果单元划分的太细,又会引入结构的局部模态,这对结构的分析是不利的。想请教,1、引起结构局部模态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这个是物理上确实存在的还是仅仅是由于算法不当引起的?
3、又该怎样确定一个恰当的单元数? .
模态是有其明确的物理含义和数学定义的,也就是说模态属于一种存在。
至于数值模拟过程中,得到的模态是局部模态还是整体模态,那是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水平,对于确定的物理模型,无论采取怎样的数值模拟规模,模态已经随着物理模型确定而确定,至于,不同数量和种类的单元或网格得到的解有所差异,那是因为使用有限元技术的差异带来的。
实际的模态不会与分析者的计算方案不同而改变,当然,这是哲学,存在确定意识 ... ... 同意楼上的观点,模态仅仅与结构本身有关,而与外部因素无关
网格划分的粗细只是显示振型量的大小,本身振型就没有明确意义,各个知道位移的比值而已 如果产生局部模态后,怎么做产能避免局部模态的产生,而能把整体模态显示出来。 有没有深入的资料啊 ?? 对于通常的结构,个人觉得出现局部模态的可能性比较小,也无所谓避免不避免的,系统本身的特性就是这样的
但是对于一些柔性构建,其刚度非常小,可能会出现前NN阶模态都是局部模态,且非常的小(接近于0),这个时候再计算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应力刚度的影响 这个问题太经典了,明白了些了! 一般模态分析中前几阶大多是整体模态,后面可能是局部模态,应该是由结构本身决定的。 原帖由 venture 于 2007-3-20 10:17 发表
一般模态分析中前几阶大多是整体模态,后面可能是局部模态,应该是由结构本身决定的。
不太认同前半句,后半句是万能的!
[ 本帖最后由 子度 于 2007-3-20 20:52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