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力学介绍 —— 单层板强度理论
本文将简要介绍宏观尺度下复合材料单层板的强度理论。这里提一句,由于我们考虑的复合材料都是单层板,因此讨论都在二维开展。本文会牵涉到一些公式,文章会尽量减少那些不影响对内容理解的公式;并且对列出的公式,读者也可以学习怎么理解这些公式;结合定义和论述的思路,公式的结构形式是远远重要于它的具体内容的。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单向强度理论
将各向同性的强度理论推广,是非常自然的想法。
如最大应力强度理论,要求材料的单向最大拉/压/剪应力,不大于许用值;当超过许用值时,材料发生破坏。
同样的,最大应变强度理论。
并且单层板线弹性范围内有极限应力与极限应变的一一对应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这种强度理论在材料受到与主方向一致的单向应力状态下,可以较好的与实际吻合;并且材料基本参数的标定也是基于这种观点实现的。
但是材料的应力状态如果不是单向的,通过坐标变换后,得到的主方向的应力状态,不同方向的应力都是相当的,此时采用这类强度理论分别对各个方向进行比较,得到的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差别较大。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考虑到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理论。
这里提一句,尽管单向强度理论在复合材料力学强度评价时往往不那么准确,但是在设计初期,通过这种方法进行简单的判断和优化还是非常高效的。
Hill-蔡(S.W.Tsai)强度理论
在各向同性的材料中,第四强度理论,即最大畸变能密度理论,应用非常广泛;该理论考虑了复杂应力状态下各个应力分量的相互作用。
稍微做一下变换,极限状态为。
推广至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则可以表示为。
这个就是有名的Hill-蔡(S.W.Tsai)强度理论的二维形式。
对于受偏轴的单向载荷的单层复合材料,只需进行转轴;该理论与试验吻合的较好。
实际上,上式是一种特殊形式。Hill最早提出各向异性材料的屈服准则是一种一般的二次形式。
蔡则在这个基础上,用复合材料通用的单向强度X,Y和S来表示上式中的各个系数,得到了Hill-蔡(S.W.Tsai)强度准则。
此外,Hill-蔡强度理论未考虑到拉、压不同的复合材料,Hoffma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Hoffman强度准则。当拉压强度一致时,退化到Hill-蔡(S.W.Tsai)强度准则。
蔡-吴(E.M.Wu)张量理论
在Hill提出的二次形式上,蔡-吴提出了更一般的张量形式,其中包含了二次和一次项,应力序号4,5,6指的是剪应力。
经过分析,对于平面应力状态下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一些项系数为0,简化为
其中
这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F12没有定义;F12的形式较为复杂;并且需要满足一些不等式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将其取为0,对一些复合材料影响不大;取一些值时,则与Hill-蔡或Hoffman准则相同。而实际上,F12的测定准确度很低,但其对结果的影响并不太大。
一些说明
本文简要介绍了复合材料单层板的部分强度理论,这里对一些概念进行讨论和阐述:
· 强度理论是宏观上的,不涉及复合材料的破坏机理,属于唯象研究;
· 宏观上认为是各向异性且均匀的,细观上复杂得多,实际上可能是非均匀的;
· 实际上复合材料的破坏形式更多样化;
· 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工艺相关性较大;
· 对于复合材料而言,用一个统一的强度准则描述各种破坏现象,是不可行也是不可取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