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与噪声有区别吗?
“噪音”与“噪声”的区别在于第二个字“音”与“声”。现代汉语喜欢双字词,如“声音”,但古代汉语喜欢用单字词(可能因书写不便),即古代的“声”和“音”单独使用,二者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其实一直在,比如“音容宛在”,不说“声容宛在”,“鼾声如雷”不说“鼾音如雷”。
同样噪音和噪声也是有点区别。如果听手机声音听不清楚,我们往往说“噪音太大了”,而夜里因为附近闹腾而睡不着觉,我们会说“噪声污染”。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音”侧重“人的理解和欣赏”,而“声”侧重物理现象。因为干扰睡觉的是物理现象,所以叫“噪声”;而“噪音”则对“可理解可欣赏”形成了干扰。
不过大多场合,“噪声”与“噪音”是不区分的,且前者被认为是规范用法。但作为工程力学的学生,就像要了解”振动“与”震动“的区别(震动与振动的图形有别),“声”和“音”也还是最好区别一下。
为什么”声“和”音“有这样区别呢?这要从二者的字形演变说起。
声的字形演变如下:
图1
“声”甲骨文中间部分像“耳朵”,中间下方像“口”,这两者组合起来是“听”字。“听”的字形演变如下。
图2
“声”甲骨文左边部分像悬挂的物体(甲骨文时候大概率是玉石片),右边是人手正拿着棍棒(作敲击)。因此“声”的甲骨文是会意字,中间的“听”表示人“听到的,感知到的”。
“音”字尚未发现甲骨文,最早的是金文,字形演变如下。
图3
“音”是从“言”衍变来的,后者的字形演变如下:
图4
“音”的金文由“言“的金文的上面和下面“口”中各加一短横形成。”言“在古汉语是动词,加上两个短横的”音“指”动作结果“。
现在有成语”巧舌如簧“,所以”言“在古人眼里是”舌“的动作。”舌“的字形演变如下。
比较“声”和“音”的字源可知:“声”是从“外部听到的”,“言”是“舌”发出的。所以《说文》有“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人"舌"的”音“也拓展到其它动物,如”鸡狗之音相闻“、“无鸟兽音迹”等。
人类舌头发出的“音”自然是交流工具,所以要有可理解性。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还会唱歌,所以“音”还要有“可欣赏性”,比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知音难觅”。所以《乐记》说:“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贺知章《回乡偶书》有“乡音无改鬓毛衰”。
也可能“音”强调可理解性可欣赏性,“音”更神经心理一些,而"声"更“具体物理”一些,如《道德经》第二章里,有这样一段话:“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声”是“外部听到的”,而与”舌头发出音“相比,它可以更洪亮更具物理刺激性,如声色俱厉、声泪俱下、声如洪钟、鸦雀无声、书声琅琅、掌声雷动。可心的音往往不强调响度,甚至柔弱,如余音绕梁、靡靡之音、亡国之音。打鼓听声与说话听音是更直观的响度对比。
除了以上区别外,还有以下三种观点:
1.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即单独一个声调的声音为声;混合调的声音叫音。
2.也许“可欣赏可理解”的心理因一定的滞后性,所以有人曾国藩在《冰鉴》中讲,声产生于发声器官的启动之时,可以在发声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声器官的闭合之时,可以在发声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即,音是声的余波或余韵。
3.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说“宮商角徵羽、聲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
页:
[1]